复习题库_事业单位招聘真题及答案解析

字号:    

复习题库_事业单位招聘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行为中,可以构成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A.小张在与保险公司签订的合同中约定“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公司赔偿保险金”

  B.小王与小李在房屋买卖合同中约定“双方到房产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后,房屋所有权转移”

  C.甲公司与乙公司在租赁合同中约定“待甲所建大厦落成时租给乙工作室两间”

  D.小明的爷爷与小明约定“小明获得游泳冠军后,给小明买一台电脑”

  2.下列不是承包经营合同标的物的是()。

  A.矿山

  B.水面

  C.森林

  D.草原

  3.甲公司4月11日以信件方式向乙公司发出采购100吨钢材的要约,4月14日信件寄至乙公司。乙公司于5月1日寄出承诺信件,5月8日信件寄至甲公司,适逢其董事长不在公司,5月9日董事长知悉了该信内容,遂于5月10日打电话告知乙公司收到承诺。该承诺何时生效?承诺期限从何时开始计算?()

  A.5月1日4月11日

  B.5月8日4月11日

  C.5月9日4月14日

  D.5月10日4月14日

  4.下列不适用《合同法》的规定的是()。

  A.婚姻协议

  B.婚前财产协议

  C.婚后财产协议

  D.分家财产协议

  5.甲欠乙10万元,甲请丙作保证人并支付丙1万元报酬,丙遂与乙签订了保证合同,该保证合同为()。

  A.无偿、单务合同

  B.有偿、单务合同

  C.无偿、双务合同

  D.有偿、双务合同

  6.甲酒后驾车将行人丙撞成重伤。其让同车的乙下车察看丙的情况,乙说估计没救了,头都凹进去一大块。为了逃避责任,乙和甲将丙抬上车,拉到山后,将丙藏在草丛中。后经法医查明丙是在12小时后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亡。关于此案应如何认定?()

  A.甲、乙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B.甲构成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乙构成包庇罪

  C.甲、乙构成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D.甲、乙将丙藏在草丛中致使丙失血过多而死亡,甲、乙构成故意杀人罪

  7.下列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是()。

  A.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B.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C.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D.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8.有关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民检察院能够对公安机关的立案工作进行监督,如果认为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认为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

  B.人民检察院能够对逮捕工作进行监督,有权批准、决定和执行对犯罪嫌疑人的逮捕

  C.人民检察院能够对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监督,如发现审判活动程序违法,有权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

  D.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执行活动进行监督,如发现执行活动有违法情况,有权通知执行机关纠正

  9.下列情形中,国家必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A.某公安机关对没有事实证明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错误拘留

  B.某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刑讯逼供

  C.某服刑犯在监狱自残

  D.某甲年仅13周岁,没有犯罪事实被错误逮捕

  10.关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与自诉案件,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自诉案件是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B.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是自诉案件

  C.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与自诉案件,只是说法不同,含义相同

  D.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与自诉案件二者之间没有关系

  11.甲从乙医药商店购买一支丙厂生产的人血球蛋白,注射后发生不良反应,花去医疗费800元。经调查,丙厂生产的人血球蛋白没有质量问题,是由于乙医药商店委托的丁运输公司在运输过程中未采取冷藏措施导致人血球蛋白变质,则甲有权向()请求赔偿。

  A.乙医药商店或丙厂

  B.乙医药商店或丁运输公司

  C.丙厂或丁运输公司

  D.乙医药商店、丙厂或丁运输公司

  12.下列处罚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的是()。

  A.罚款

  B.警告

  C.行政拘留

  D.拘传

  13.甲明知乙所提供的五粮液为假酒,但还是买入,经调查该酒确为假酒。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甲与乙之间的行为是无效民事行为,理由为欺诈

  B.甲与乙之间的行为是可撤销民事行为,理由为欺诈

  C.甲与乙之间的行为是无效民事行为,理由是法律禁止假酒流通

  D.甲与乙之间的行为是有效民事行为,理由是双方达成合意

  14.甲向乙购买一辆二手机动车,但尚未办理过户手续。甲付完所有款项后,从乙处拿到车辆驾驶回家,不料途中发生事故,导致车辆起火燃烧,车辆被全部烧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之间的买卖合同未生效,因为双方没有办理车辆过户手续

  B.乙已将车交付给甲,故该损失应由甲承担

  C.甲没有取得该车的所有权,因此有权要求乙返还车款

  D.乙没有与甲一起去办理过户手续,应承担部分民事责任

  15.张某于2011年考取律师资格,2012年申请律师执业证,司法厅逾期不予颁发执业证,张某起诉至法院,法院()。

  A.应予受理

  B.不予受理

  C.让张某申请复议后起诉

  D.视具体情况而定

  16.孙某系某市公安局刑事警察,他下班回家时发现街头有人斗殴,便上去制止。当孙某发现打架一方是以往有隙的李某时,便大声呵斥其住手。李某发现是孙某就破口大骂:“当警察有什么了不起,脱了皮还不一样!”孙某怒火一冲,拔枪将李某大腿击伤。若李某提出赔偿请求,()。

  A.能获得国家赔偿。因为孙某系公安人员,且损害是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发生的

  B.不能获得国家赔偿。因为孙某的行为属于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C.能获得国家赔偿。因为孙某的行为属于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的情形

  D.不能获得国家赔偿。因为孙某是刑事警察,无治安管理职权,且孙某是下班时间实施加害行为

  17.下列不属于行政诉讼基本原则的是()。

  A.合法性审查原则

  B.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C.辩论原则

  D.调解原则

  18.严某因某种违法行为被市公安机关拘留,并经市检察院批准逮捕,后查明上述拘留、逮捕均为错误行为,严某有权向()要求赔偿。

  A.市公安机关

  B.市检察院

  C.市法院

  D.市政法委员会

  19.李某系私营企业振兴服装厂厂长。李某因与他人发生经济纠纷而被当地西城区公安分局刑事拘留,后经西城区人民检察院批准将其逮捕。区检察院提出公诉,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检察院以诈骗罪起诉李某证据不足,宣告李某无罪。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对此提出抗诉。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此案期间,市人民检察院撤销了抗诉决定,后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终止本案审理。振兴服装厂因厂长被羁押停产,并被西城区工商局以法定代表人涉嫌犯罪为由吊销了该厂营业执照。李某被释放后曾就吊销营业执照一事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市工商局维持了原决定。下列说法正确是()。

  A.李某可以直接向市人民检察院请求刑事赔偿

  B.李某可以直接向市工商局请求行政赔偿

  C.李某应先向西城区人民检察院请求刑事赔偿

  D.李某可以直接向市中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请求刑事赔偿

  20.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该具体行政行为,由()受理执行。

  A.申请人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B.被执行人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C.一审人民法院

  D.终审人民法院

  21.关于法的实施说法正确的是()。

  A.狭义的执法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B.“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中的执法包括司法机关实施法律的活动

  C.守法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法人和自然人,其中,公民的守法具有被动性

  D.我国法律监督体系是以社会监督为核心的

  22.下列关于人权与法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权指出了立法和执法应坚持的最低人道主义标准和要求

  B.人权是保证法律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手段

  C.人权可以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中非法侵权的问题,从而推动出台相应的法律救济措施

  D.人权有利于实现法律的有效性,促进法律的自我完善

  23.下列不是当代中国的立法原则的是()。

  A.合宪性与合法性原则

  B.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C.法不溯及既往原则

  D.民主立法原则

  24.下列关于法的价值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的价值既包括对实然法的认识也包括对应然法的追求

  B.法的价值中的“秩序”必须接受“正义”的规制

  C.法的价值中的自由是法的本质中的最高价值目标

  D.正义是法律的基础价值,处于法律价值的顶端

  25.下列哪一项为法律实施提供最主要的保证?()

  A.习惯

  B.社会舆论

  C.人们的内心信念

  D.国家强制力

  26.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某市拟将所管辖的一个县变为市辖区。根据《宪法》的规定,上述改变应由下列哪一机关批准?()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所在省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7.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在教育和文化领域享有的权利和自由,下列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受教育既是我国公民的权利,又是我国公民的义务

  B.宪法规定的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C.我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D.文化教育权利不属于公民的积极受益权

  28.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实行个人负责制的中央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中央军事委员会

  D.最高人民法院

  29.王某回国携带应申报物品而未向海关申报,海关认定王某的行为构成走私,对其作出没收物品,并罚款1000元人民币的处罚。海关的上述处罚是否正确?()

  A.是错误的,只能实施没收物品的处罚

  B.是错误的,只能实施罚款1000元的处罚

  C.是错误的,只能在没收与罚款中选择一种实施处罚

  D.是正确的,不违反“一事不再罚”的原则

  30.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通常由()的行政主体管辖。

  A.违法行为人住所地

  B.违法行为人经常居住地

  C.违法行为损害发生地

  D.违法行为发生地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正确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各种行为不实行数罪并罚的是()。

  A.实施了非法制造枪支、非法运输弹药、非法储存爆炸物及非法邮寄弹药行为的

  B.犯重大责任事故罪致人重伤、死亡的

  C.为追索债务而非法拘禁他人并使用暴力使他人重伤、死亡的

  D.强奸妇女后,又实行杀人行为以图灭口的

  2.下列属于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的有()。

  A.罚款

  B.警告

  C.拘留

  D.劳动教养

  3.以下属于行政立法的必需程序的是()。

  A.规划和起草

  B.征求意见

  C.审查

  D.通过

  4.下列有关“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是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B.显失公平的是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C.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被撤销时起无效

  D.对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有权撤销的机关是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

  5.甲有一所归自己所有的房子,甲的下列行为中,体现其物权性质的有()。

  A.乙欲侵占该房子,甲制止乙侵占的行为

  B.甲自己居住该房子的行为

  C.甲拆除自己房子的行为

  D.甲出卖该房子请求他人支付价款的行为

  6.甲乙两国是陆地邻国。甲国边防人员在例行巡逻时,发现本国一些牧民将一座界碑擅自移动,将另一座界碑毁坏。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和制度,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A.甲国巡逻人员应将被移动的界碑移回到甲国认定的界碑原处

  B.如本国的肇事者逃过边界,甲国巡逻人员可以进入乙国追拿这些肇事者

  C.甲国有义务惩办这些擅移界碑的本国牧民

  D.甲国应尽速通知乙国,并在甲乙两国代表都在场的情况下将界碑恢复原状

  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

  A.限制车辆通行

  B.限制人员通行

  C.限制人员停留

  D.限制车辆停留

  8.监狱根据罪犯的()等情况,对罪犯实行分别关押,采取不同方式管理。

  A.犯罪类型

  B.刑罚种类

  C.刑期

  D.改造表现

  9.下列情形中,应当数罪并罚的有()。

  A.判决宣告前,查明甲分别实施了三次受贿行为,数额分别为2万元、3万元、5万元

  B.乙因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在缓刑考验期内,又查明其另外一起受贿2万元的罪行

  C.丙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在服刑期间又犯故意伤害罪

  D.丁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执行完毕后,又发现其在该次盗窃以前还有一起重大盗窃犯罪行为

  10.走私罪中法定最高刑为死刑的有()。

  A.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B.走私淫秽物品罪

  C.走私毒品罪

  D.走私武器、弹药罪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

  1.一切行政行为都具有单方意志性,这是行政行为与民事行为的本质区别之一。()

  2.统治阶级创制各种法律规范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要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确认、保护和发展现实中有利于本阶级利益的政治关系。()

  3.法的实施仅指国家专门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将法律规范运用到具体案件中的活动,一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无此权力。()

  4.《民法通则》规定,公民和法人可以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国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5.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3/4以上的多数通过。()

  6.录音录像权利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该制品首次制作完成后第50年次年的1月1日。()

  7.公民下落不明,符合申请宣告死亡的条件,同一顺序的利害关系人,有的申请宣告死亡,有的申请宣告失踪,则人民法院应当宣告死亡。()

  8.有限责任公司属于企业法人、社团法人、营利法人、私法人。()

  9.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合同,人民法院应因此认定合同无效。有特殊法律规定的除外。()

  10.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业主与实际经营者不一致的,以实际经营者为诉讼当事人。()

  四、简答题(本大题为主观题,请根据题目回答)

  1.简述中央对特别行政区的管理。

  2.简述我国宪法确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的理由。

  五、论述题(本大题为主观题,请根据题目回答)

  试述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为主观题,请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

  肖某是甲公司的一名职员,在2006年12月17日出差时不慎摔伤,住院治疗两个多月,花费医疗费若干。甲公司认为,肖某伤后留下残疾已不适合从事原岗位的工作,于2007年4月9日解除了与肖某的劳动合同。因与公司协商无果,肖某最终于2007年11月27日向甲公司所在地的某省A市B区法院起诉,要求甲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并安排其工作、支付其住院期间的医疗费、营养费、护理费、住院期间公司减发的工资、公司2006年三季度优秀员工奖奖金等共计3.6万元。

  B区法院受理了此案。之后,肖某向与其同住一小区的B区法院法官赵某进行咨询。赵某对案件谈了几点意见,同时为肖某推荐律师李某作为其诉讼代理人,并向肖某提供了本案承办法官刘某的手机号码。肖某的律师李某联系了承办法官刘某。刘某在居住的小区花园,听取了李某对案件的法律观点,并表示其一定会依法审理此案。两天后,肖某来到法院找刘某说明案件的其他情况,刘某在法院的谈话室接待了肖某,并让书记员对他们的谈话内容进行了记录。

  本案经审理,一审判决甲公司继续履行合同,支付相关费用;肖某以各项费用判决数额偏低为由提起上诉。二审开庭审理时,由于一名合议庭成员突发急病住院,法院安排法官周某临时代替其参加庭审。在二审审理中,肖某提出了先予执行的申请。2008年5月12日,二审法院对该案作出了终审判决,该判决由原合议庭成员署名。履行期届满后,甲公司未履行判决书中确定的义务。肖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甲公司则向法院申请再审。

  (1)纠纷发生后,肖某与甲公司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解决他们之间的纠纷?(2)诉讼中,肖某与甲公司分别应当对本案哪些事实承担举证责任?(3)二审中,肖某依法可以对哪些请求事项申请先予执行?对该申请应当由哪个法院审查作出先予执行的裁定?该裁定应当由哪个法院执行?(4)若执行中甲公司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法院可以采取哪些与金钱相关的执行措施?对甲公司及其负责人可以采取哪些强制措施?(5)根据案情,甲公司可以根据何种理由申请再审?可以向何法院申请再审?甲公司申请再审时,已经开始的执行程序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规定一定条件,并且把该条件的成就或不成就作为确定行为人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发生法律效力或者失去法律效力的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应满足以下要件:(1)条件应是将来发生的事实。(2)条件应是不确定的事实,也就是说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当事人不能肯定。如果是将来必定发生的,则应作为期限而非条件。(3)条件是由行为人约定的事实。所附条件应是当事人所协商确定的,是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如果是法律强制性规定或行为性质所决定的事实,则不能作为所附的条件。A选项和B选项中的条件属于法定条件;C选项中所附条件是必然发生的,其实际上是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只有D选项符合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要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2.A[解析]矿山不能用于承包,承包经营合同的标的物是集体或国家所有的土地或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

  3.B[解析]《合同法》第26条第1款规定: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以信件的方式承诺,该信件到达的时间即为生效的时间。送达是指受送人处于可接收的状态,不等于受送人已经看到了承诺通知。送达到相对人的营业所、住所或者其信箱,都是送达的完成,或者是送达的终点。因此,该承诺应于5月8日生效。该法第24条规定:要约以信件或者电报作出的,承诺期限自信件载明的日期或者电报交发之日开始计算。信件未载明日期的,自投寄该信件的邮戳日期开始计算。要约以电话、传真等快速通讯方式作出的,承诺期限自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开始计算。因此,承诺期限应从4月11日开始。

  4.A[解析]《合同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故A项不适用《合同法》。B、C、D项是关于财产关系的协议,不涉及人身关系,因此适用《合同法》的规定。

  5.A[解析]保证合同是指保证人与债权人订立的在主债务人不履行其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债务的协议。其当事人是保证人和债权人。

  (1)保证合同是单务合同。在保证合同中,只有保证人承担债务,债权人不负对等给付义务。

  (2)保证合同是无偿合同。在保证合同中,保证人对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债权人对此无须提供相应对价。故A项正确。

  6.D[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的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232条、第234条2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7.A[解析]《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故排除B、C、D三项。该法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5)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故选项A应选。

  8.B[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11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A项正确。该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审理案件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如果发现有违法的情况,应当通知执行机关纠正。C、D项正确。B项中执行逮捕权由公安机关行使。

  9.C[解析]《国家赔偿法》第19条规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5)因公民自伤、自残等故意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某服刑犯在监狱自残故意造成自身损害,不属于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故本题选C。

  10.B[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简称《刑诉解释》)第1条规定,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2)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且有证据证明曾经提出控告,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故本题选B。

  11.A[解析]《侵权责任法》第43条第1款规定:因产品缺陷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该法第44条规定,因运输者、仓储者等第三人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故甲有权向生产者丙厂和销售者乙医药商店请求赔偿。本题正确答案为A。

  12.D[解析]拘传属于刑事强制措施而非治安管理处罚,故本题应选D。

  13.C[解析]《合同法》第52条第5项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假酒属于禁止流通物,因而甲乙之间买卖假酒的行为因欠缺合同的生效要件,自始无效。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4.B[解析]《物权法》第23条规定,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该法第24条规定,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由此可知,对于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来说,登记只是动产物权变动的对抗要件,而非生效要件。本题中机动车已经交付,甲已经取得该车的所有权。《合同法》第142条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本案中,标的物已经交付,车辆烧毁的风险应由甲承担。故B项正确。

  15.A[解析]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1款第4项的规定,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本题中司法厅逾期不予颁发执业证,张某起诉,法院应当受理。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6.B[解析]《国家赔偿法》第5条规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2)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3)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本题孙某的行为属于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所以不能获得国家赔偿。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7.D[解析]《行政诉讼法》第5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据此可知,本题应选D。

  18.B[解析]《国家赔偿法》第21条第2、3款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依照本法的规定应当给予国家赔偿的,作出拘留决定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的,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我国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采取后置的原则,具体到本题,应由作出逮捕决定的市检察院负责赔偿。故应选B。

  19.C[解析]《国家赔偿法》第22条第2款规定: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本案的赔偿义务机关为西城区人民检察院,故应选C。

  20.A[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行政诉讼法解释》)第89条第1款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由申请人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受理;执行对象为不动产的,由不动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受理。故应选A。

  21.B[解析]狭义的执法,或法的执行,专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实施法律的活动。广义的执法,或法的执行,是指所有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实施法律的活动。A项所指的是广义的执法,不正确。人们在讲到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时,就是讲的广义的执法,当然包括司法,故B项正确。守法主体中的公民在守法过程中具有主动性,其监督法的实施,故C项错误。我国法律监督体系是以国家监督为核心的,同时社会监督也是重要组成部分,故D项错误。

  22.B[解析]人权与法的关系不能看作纯粹的权利与法的关系,它反映着更为深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道德内涵。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讲,人权与法的关系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和国家经济、政治、文化、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人权可以作为判断法律善恶的标准,其对法的作用体现在:(1)指出了立法和执法所应坚持的最低的人道主义标准和要求;(2)可以诊断现实社会生活中法律侵权的症结,从而推动出台相应的法律救济的标准和途径;(3)有利于实现法律的有效性,促进法律的自我完善。故A、C、D项均正确。人权的实现要靠法律的确认和保护。没有法律对人权的确认、宣布和保护,人权只能停留在道德权利的应有状态,所以法律是人权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故B项错误,当选。

  23.C[解析]当代中国的立法原则有:合宪性与合法性原则;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民主立法原则;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故C项错误。

  24.D[解析]对法的价值的研究不能仅以现行的实在法为限,还必须采用价值分析、价值判断的方法,来解决什么样的法律才是最符合人的需要这一问题,因此,法的价值既包括对实然法的认识也包括对应然法的追求。故A项正确。秩序是法的基础价值,其本身必须以合乎人性、符合常理作为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社会所言的“秩序”必须接受“正义”的规制。故B项正确。法律必须体现自由、保障自由,只有这样,才能使“个别公民服从国家的法律也就是服从他自己的理性即人类理性的自然规律”,从而达到国家、法律与个人之间的统一。因此,就法的本质来说,它以“自由”为最高的价值目标。故C项正确。正义、秩序、自由都是法的基本价值,但是自由代表了人的最本质的人性需要,是法的价值的顶端。故D项错误。

  25.D[解析]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其他选项虽也是法律实施的保证,但最重要的还是国家强制力,故D项正确。

  26.C[解析]根据《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第4条第2项的规定,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设立、撤销、更名和隶属关系的变更,由国务院审批。故C项正确。

  27.D[解析]除财产权和继承权外,公民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权利都属于公民的积极受益权,即公民可以积极主动地向国家提出请求、国家应积极予以保障的权利。

  28.C[解析]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其属于个人负责制。故C项正确。

  29.D[解析]罚款与没收是两种不同种类的行政处罚,所以并不违背“一事不再罚”原则,D项正确。

  30.D[解析]《行政处罚法》第20条规定: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应选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解析]A项属于选择罪状;B项中的致人重伤、死亡是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构成要件;C项由法律规定应按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D项应数罪并罚。

  2.ABC[解析]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条的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1)警告;(2)罚款;(3)行政拘留;(4)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故选ABC。

  3.ABCD[解析]根据《立法法》第57~62条的规定,可知A、B、C、D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

  4.ABD[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简称《民通意见》)第73条规定,对于重大误解或者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变更;当事人请求撤销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予以变更或者撤销。《民法通则》第59条规定,下列民事行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1)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2)显失公平的。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无效。据此,A、B、D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无效,而不是从行为被撤销时起无效,C项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ABD。

  5.ABC[解析]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A、B、C项分别体现了甲对自己所有的房屋行使占有权、使用权和处分权。D项甲在行使债权请求权。本题正确答案为ABC。

  6.CD[解析]国际法上,在界标维护方面,相邻国家负有共同责任。包括:(1)预防和惩戒。双方都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界标被移动、损坏或者灭失,对移动、损坏、毁灭界标的本国肇事者给予严厉惩罚。(2)通知和修复。如果一方发现出现上述情况,应尽速通知另一方;在双方代表都在场的情况下修复或重建界标,而不可单方将界标移回原处。(3)国家有责任对移动、损坏或毁灭界标的行为给予严厉惩罚。所以本题中,A、B项甲国巡逻人员擅自修复界标和进入邻国境内抓捕肇事者,都是甲国单方面采取的行动,违背边界制度相关规定,侵犯乙国的主权。正确答案是CD。

  7.ABCD[解析]根据《人民警察法》第15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者停留,必要时可以实行交通管制。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可以采取相应的交通管制措施。故全选。

  8.ABCD[解析]根据《监狱法》第39条规定,监狱对成年男犯、女犯和未成年犯实行分开关押和管理,对未成年犯和女犯的改造,应当照顾其生理、心理特点。监狱根据罪犯的犯罪类型、刑罚种类、刑期、改造表现等情况,对罪犯实行分别关押,采取不同方式管理。故全选。

  9.BC[解析]判决宣告前数罪,罪名相同的,原则上不实行数罪并罚。选项A犯罪数额累计计算,按一罪处理;选项B属于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的情形,应当执行“先并后减”的数罪并罚方法;选项C属于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的情形,应当执行“先减后并”的数罪并罚方法;选项D因为前罪刑罚已经执行完毕,故而没有数罪并罚的问题。正确答案为BC。

  10.CD[解析]根据《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二节和第六章第七节的相关法律规定,走私武器、弹药罪和走私毒品罪法定最高刑为死刑;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走私淫秽物品罪,走私文物罪的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正确答案为CD。

  三、判断题

  1.√[解析]所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即使是在行政合同行为中,在行政合同的缔结、变更、解除与履行等诸方面,均具有与民事合同不同的单方意志性。

  2.√[解析]法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其制定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本阶级的利益。

  3.×[解析]法的实施,是指法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包括执法、司法、守法。执法通常是国家行政机关的活动,司法通常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活动,守法则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活动。

  4.×[解析]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即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公民和法人可以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实践中以户为单位的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以及个人合伙组织或非法人组织被视为民事主体。国家是特殊的民事主体。

  5.×[解析]《宪法》第64条第1款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6.×[解析]《著作权法》第42条第1款规定: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权利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该制品首次制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题中说法错误。

  7.√[解析]《民通意见》第29条规定:宣告失踪不是宣告死亡的必须程序。公民下落不明,符合申请宣告死亡的条件,利害关系人可以不经申请宣告失踪而直接申请宣告死亡。但利害关系人只申请宣告失踪的,应当宣告失踪;同一顺序的利害关系人,有的申请宣告死亡,有的不同意宣告死亡,则应当宣告死亡。

  8.√[解析]根据企业法人、社团法人、营利法人、私法人的定义容易判断题中说法正确。

  9.×[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简称《合同法解释(一)》)第10条规定: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合同,人民法院不因此认定合同无效。但违反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规定的除外。因此,题中说法错误。

  10.×[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简称《民诉意见》)第46条第2款规定: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业主与实际经营者不一致的,以业主和实际经营者为共同诉讼人。

  四、简答题

  1.[参考答案]中央人民政府管理特别行政区涉及外交、国防等国家主权方面的事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负责管理与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

  (2)负责管理特别行政区的防务;

  (3)任命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

  (4)决定特别行政区进入紧急状态;

  (5)解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6)修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

  2.[参考答案]我国宪法确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这是因为:

  (1)宗教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现象,有它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2)宗教具有民族性、群众性和国际性;

  (3)宗教信仰属于思想领域问题,不可能用法律或行政命令去消灭宗教或强制人民信教与否;

  (4)在现阶段,信教与不信教的公民在政治、经济利益上是根本一致的。

  五、论述题

  [参考答案]法与道德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它们的区别在于:

  第一,产生方式不同。道德属于人类的本能,根据人的自然生活而逐渐产生,依赖教育培养而积累长成。就此而言,道德是自发的,有时是无形的,一般不通过专门的公共机关和人员来制定。法律是自觉的、确定的、有形的,一般是通过特定的机构、程序、方式而形成、实现的。在时间上,道德具有先在性,它的产生早于法律。

  第二,调整范围相异。首先,道德的调整范围比法律的调整范围广。法调整的社会关系,道德要调整;法不调整的社会关系,如友谊关系、爱情关系等,道德也要调整。其次,道德对人的行为比法律的调整更有深度。法律调整人的行为,尽管也涉及行为人的主观状态,但这种主观状态依附于行为。道德则不然,它可以单独评价人的行为动机,而不论行为效果如何。再次,道德(尤其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调整比法律的调整更有高度。

  第三,内容结构不同。法有明确具体的权利义务,且有明确法律后果。道德内容一般比较概括和原则。

  第四,实施方式有差别。法依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的实施则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等。

  六、案例分析题

  [参考答案](1)和解;向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向公司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

  (2)肖某应当对以下事实承担举证责任:①与甲公司存在劳动合同关系;②其受伤属工伤的事实;③各项损失的事实;④未支付全额工资和奖金的事实。

  甲公司应当对以下事实承担举证责任:①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②减少肖某住院期间工资报酬的事实。

  (3)肖某依法可以对医疗费、住院期间的工资申请先予执行;肖某应当向二审法院申请;先予执行的裁定应当由B区法院执行。

  (4)①法院可采取以下与金钱有关的执行措施: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强制被执行人加倍支付迟延履行债务的利息。

  ②法院可对甲公司采取罚款的强制措施;对甲公司的负责人可采取罚款、拘留的强制措施。

  (5)甲公司可以以二审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为由申请再审;可以向某省高级法院申请再审;执行程序继续进行。

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