遴选笔试考试真题及答案

字号:    

遴选笔试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指令性的公文是指:A

  A.命令和决定

  B.函

  C.公告

  D.通告

  2.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时使用:A

  A.公告

  B.通告

  C.通报

  D.决定

  3.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时使用:A

  A.报告

  B.决定

  C.总结

  D.请示

  4.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请求批准,用:C

  A.请示

  B.报告

  C.函

  D.批复

  5.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这样处理:A

  A.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

  B.主送一个上级机关

  C.报送两个上级机关

  D.主送并抄送两个上级机关

  6.公文标题的拟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省略()要素。C

  A.发文机关名称

  B.事由

  C.文种名称

  D.事由+文种名称

  7.决定政府机构设置和规模的因素是:B

  A.全国人大

  B.政府职能

  C.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D.全国政协

  8.下列职务中不属于领导职务的有:C

  A.县级市市长

  B.乡长

  C.主任科员

  D.司长

  9.财政部就财政收支和财务活动对其他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是:C

  A.一般监督

  B.专门监督

  C.职能监督

  D.主管监督

  10.政府机构的主体是:B

  A.领导机构

  B.职能机构

  C.咨询机构

  D.直属机构

  11.国家公务员向有关单位提出申诉的必要理由是:B

  A.对公务员个人的处理不公正

  B.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

  C.公务员认为自身受到的处理或待遇不合理

  D.须有涉及公务员个人的处理决定

  12.重庆市副市长的职务等级名称是:C

  A.厅局级正职

  B.厅局级副职

  C.省部级副职

  D.省部级正职

  13.下列属于司法监督主体的是:D

  A.党委

  B.国务院

  C.人大

  D.法院

  14.承担外交职能的国家机构有:A

  A.外交部

  B.国家外文局

  C.国家外国专家局

  D.外贸部

  15.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其作用主要在于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是:D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6.将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目的或标准,作出系统排列,汇编成册,称为:B

  A.法律整理

  B.法律汇编

  C.法律编纂

  D.法律制定

  17.法律的实施可以分为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几个环节。其中,执法的主体是:D

  A.国家权力机关

  B.国家检察机关

  C.国家审判机关

  D.国家行政机关

  18.法律的制定包括准备阶段、确立阶段和完备阶段。下列选项中处于法律完备阶段的是:B

  A.《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立法动议的形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实施细则》的制定颁布

  C.《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的起草

  D.《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的起草征询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意见

  19.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法可划分为国际法和国内法。下列属于国际法的是:B

  A.《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

  B.《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公约》

  C.《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出境管理法》

  20.法律的规定得到具体实施后,对普通人将来的行为会产生影响。这表明法律具有:A

  A.教育作用

  B.预测作用

  C.评价作用

  D.强制作用

  21.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是:C

  A.民法

  B.刑法

  C.宪法

  D.行政法

  22.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D

  A.多党制

  B.人民民主专政

  C.中国共产党一党专政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

  23.有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过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中原因在于:C

  A.科学研究同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不一定有必然联系

  B.科学研究同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没有什么联系

  C.科学研究自发地倾向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D.科学研究自觉地贯穿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24.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错误的说法是:A

  A.它主张对以往的一切哲学进行彻底的否定

  B.它坚持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普遍规律

  C.它自身并不是一个绝对真理的封闭体系,而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自我更新完善和发展的生机勃勃的开放体系

  D.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的道路

  2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第一个宣言书是:D

  A.《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B.《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6.在国际国内严重政治风波考验面前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D

  A.《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

  D.邓小平南方谈话

  27.邓小平概括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两大原则是:C

  A.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B.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C.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

  D.公有制和市场经济

  28.“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D)。

  A.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C.非决定论的观点

  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29.“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但由于它只是消极的,所以一定要被摧毁。”种观点是(B)。

  A.历史唯心主义的

  B.历史唯物主义的

  C.历史人本主义的

  D.历史自然主义的

  30.战国七雄中,在春秋时期称过霸的是(B)

  A.齐、楚、燕

  B.齐、楚、秦

  C.楚、韩、赵

  D.赵、魏、秦

  3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指出:主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系,对同一物理事件或物理过程进行时、空度量,所得的结果可能不一样。在认识论上来说是(C)。

  A.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所造成的

  B.现象和本质的矛盾所造成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的变化所造成的

  D.由于主观认识的错觉所造成的

  32.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物质生产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上,科学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他们合写的(A)中

  A《神圣家族》

  B《哲学的贫困》

  C《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D《共产党宣言》

  33.“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句名言表明(C)

  A.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B.客观条件是制约人们认识的决定因素

  C.由于多方面的主观原因,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会有所不同

  D.人们无法真正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

  34.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B)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5.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据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的结构调整,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这论断突出体现了(D)

  A.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原因的道理

  B.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观点

  C.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D.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36.科技不发达和人才短缺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每万名劳动者中,从事研究和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只有8.4人,仅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的1/10和发达国家的1/5。对此,我国必须(A)。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③注重对劳动者技能的培训④在企业间进行人才交流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7.社会保险不包括(C)。

  A.养老保险

  B.医疗保险

  C.破产保险

  D.失业保险

  38.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D)。

  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人的社会价值

  C.两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39.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先后建立了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且随物价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当调整。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性质是(A)。

  A.社会救济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险

  D.社会优抚

  40.有关自然资源法律制度的(C)是正确的?

  A.矿藏、水流、森林、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专属于全民所有

  B.自然资源法律规范中规定的法律责任均为行政责任

  C.矿产资源法律制度中的采矿权是一种为《民法通则》所规定的财产权利

  D.个人可以依《森林法》享有林地所有权

百味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