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厚植家国情怀,培养时代新人”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稿

字号:    

在“厚植家国情怀,培养时代新人”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凝练,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特有的文化标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新时代传承家国情怀,始终是思政教育的应有之义,是新时代育人的必然要求。下面,我谈几点浅见,以供同志们参考。

  提升家国情怀自我涵育能力。新时代青年学生要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家国情怀自我涵育能力。一方面要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中汲取营养。一是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家国情怀的最高目标追求。青年学生要把个人理想抱负、价值实现与历史使命融合为一个整体,将个人梦的实现熔铸在中国梦的大潮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是爱国情怀,青年学生要厚植对故土家园以及文化制度的深厚情感。三是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构建开放包容的世界胸怀是家国情怀发展的时代要求,青年学生要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培育现代青年必备的“共同体意识”。另一方面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家国情怀的精神力量。在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中,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始终有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信念。当代青年唯有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才能实现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丰富家国情怀教育场域。家国情怀教育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各种教育场域中润物无声地发生。当前数字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要充分利用技术手段,丰富教育场域,提升家国情怀教育效果。一是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最新技术手段。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实现思政课堂场景转型升级,探索情景式、沉浸式、体验式等教学模式,增强家国情怀的体验感。二是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教师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积极实现高质量教育资源共享,增强学习效果。三是在内容上不断创新。必须利用数字技术,将文字、图片、视频等结合起来,创造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家国情怀作品。

  构建家国情怀培育的协同机制。青年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是系统工程,应当建立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协同机制。其一,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父母要做到言传身教,用良好的言行举止影响孩子。其二,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学校是青年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主阵地,校方应当统筹规划,将家国情怀的培育体现在德育教育、教材建设、校园文化、学生活动等各个方面,要提高教师家国情怀的教育能力,同时丰富校园文化环境,浸润青年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其三,以社会教育为依托。家国情怀教育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有效参与。要加强家国情怀的宣传,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优化博物馆、纪念馆等特定场所的教育功能,加强社会监督制约,积极引导和规范青年学生的民族情怀和国家认同。

  加强家国情怀培育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能够外化青年学生家国情怀的理论认知,要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家国精神。一是学术实践。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家国为主题展开学术调研、田野考察,让青年学生在学术交流、总结、反思中深化爱国认知。二是社会志愿服务。青年学生可通过各类社会志愿服务了解民生、体验民情,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情感联系,明确责任与担当。三是生产性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设立“双创”平台与孵化基地,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青年学生通过参与生产性实践活动,能更好地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伟大梦想之中。

  发言完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写作素材